70%受访者愿购买电动车但顾虑重重
1 月 5 日上午, 虾米音乐宣布播放器业务将于 2021 年 2 月 5 日正式停止服务。 在经历了战略失误、版权失守、用户萎缩后,关停似乎早已被认定为一个“该来的时刻”。 其实早在 11 月底虾米音乐被爆出要被关停的消息后,用户就开始自发在社交平台为虾米写送别词。在虾米音乐的官方微博下,粉丝的留言还在持续增长,表达不舍之情。 如果从 1999 年九天音乐、星空等国内最早一批数字音乐网站开始算起,数字音乐在中国已走过 21 年。期间,无数的音乐平台消失,也有许多音乐平台出现。 而虾米音乐,从 2006 年成立至今,经历了辉煌,也遭遇了低谷。早在 2013 年时已是拥有 2000 万注册会员的音乐社区巨头,不仅是音乐爱好者的家园,更在国内音乐平台中高居鄙视链顶端。 面对虾米音乐的关停,悲痛之余,人们开始质问:谁杀死了虾米音乐? 虾米音乐的理想主义
很长一段时间,虾米音乐仍处在音乐行业平台鄙视链的最顶端。 外部政策、内部治理不善双重夹击,企业撤退加速 2020 年的疫情让包括小贷公司在内的消费金融行业整体承压。“一开始我们认为这或许是在 2020 年遇到的最大困难,但没想到,我们低估了 2020 年。”一位网络小贷从业者顾何表示。 2020 年 8 月底,最高人民法院修订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 4 倍 LPR,即年化利率 15.4%,较此前 24% 和 36% 的利率基准大幅下调。 同年 11 月,《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出炉,对属地经营、联合贷、股东参股数量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。最重要的是,行业准入门槛比以往大大提高了,足以将一众小贷平台拒之门外。 可以预见的是,新规落地后,很多小贷公司将清退或者局限于当地,网络小贷的牌照价值也会大大缩水。 但在顾何看来,监管收紧是一方面,小贷公司内部治理是撤退的另一重要原因。 自从 2017 年底,监管暂停网络小贷牌照审批之后,行业经过了几年平稳的发展期。不过由于各家定位、发展战略各不相同,差异越来越明显,有的成为了集团撬动万亿元估值的基石,有的则年亏损几亿元。 “一些小贷公司属于跨界做金融,领导层来自大股东一方,对金融并不是十分了解,发展方向不明晰,有的甚至内部斗争激烈,导致金融业务难以真正发展起来。”顾何谈到。 经过几年的发展,有的旗下小贷公司仍旧处于亏损状态,网络小贷新规意见稿下发后,一些小贷公司股东的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产生了动摇。 以华润拟清退的润信(汕头华侨试验区)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例,2019 年度,其营业收入约 3270 万元,净利润亏损约 115 万元;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,营业收入约 2629 万元,净利润亏损约 3990 万元。 而其注册注册资本仅 3 亿元,若要达到网络小贷新规要求的 50 亿元注册资本金的要求,补足几十亿元的差距或许只能依靠股东方的支持。 当前部分网络小贷公司都面临同样的尴尬,但是这已经不是三、四年前,股东们对网络小贷抱有一腔热情的时候了。相对于补足网络小贷公司的资本金,运用这部分资金去获取一张价值更高的银行或者消费金融牌照,显然更划算。 政策的出台,犹如最后一根稻草,加速了这些股东们寻找其他出路的步伐。 “赚快钱”不如“细水长流” 有业内人士预计,网络小贷新规正式出台后, 90% 以上的网络小贷机构将因无法达到监管要求而出局。 大浪淘沙,网络小贷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潮来临。 除了股东们,正在亲身经历这场撤退潮的从业者们的感受更加深刻。 “目前已经准备转行做贷后相关业务。”一位重庆小贷从业者谈到,多数从业者们还在观望,有的则已经提前辞职谋求新的机会或者直接转行。 尽管如此,不容置疑的是,小额贷款行业的存在具备其合理性,可以为银行无法触及到的中小微企业、三农以及无法在银行获得信贷的次级用户等提供金融服务,这部分市场将长久地存在,并且规模巨大。 小贷公司协会会长王非近期公开表示,小贷公司的股东要有产业投资者的耐心,要明白“赚快钱”不如“细水长流”的道理。 实际上,早在 2015 年十部委下发的《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便规定,在功能定位方面,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网络小额贷款应当遵循小额、分散的原则,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,主要服务小微企业、农民、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,践行普惠金融理念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发挥网络小额贷款的渠道和成本优势。 如今再纵观整个国内小贷市场,一场洗牌期正在降临,但留下的小贷公司或许已经有了比以往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。
在多位小贷从业者看来,未来小贷公司在经营发展上,成为普惠金融的补充,不诱导消费者过度负债,或许才是生存和可持续的根本。 (编辑:长春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