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码农的跳槽“真经”
第一次跳槽时, 我的人生目标是:三十多岁时,在公司升职到一个小PM或者带几个人做项目。截止2016年,我的目标早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一半—— 我已经三十多岁了。 当时在2000左右员工的中型工程咨询公司, 职位是9年经验Senior码农。2015年的年中开始有跳槽的念头, 因为公司的项目不咸不淡且切换频繁, 导致技术上止步不前且难以深入。 咨询公司的项目有长有短,长的也许十年,短的可能两三个月,年景不好时,小项目居多。当你不停地切换项目时,技术复用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强烈。 工作内容全栈开发,从移动端,前端、后端、数据库连同测试部署一锅端,但2015-16年左右,随着云技术开始发力,各个技术栈的细节划分越来越细,其中各个方向的开发框架也开始井喷。作为一个自认为好学的人,人生中第一次觉得:学新东西脑子开始不够用了。 还有一点,就是无上升渠道,管理层都是45+且热衷健身,按德国雄心勃勃的67岁退休计划,我得等二三十年才有空缺升职。 跳槽目的跳槽的目的, 一是Money,二是职业前景, 希望将来在某一领域方向持续深入。 Money talks 一开始只锁定大公司,发现大公司不一定给你你要的薪酬;小公司别看规模小, 开的价有时会有惊喜。薪酬谈判是我弱项, 所以我每次都会开一个较高的价位, 扔给对方,然后一切随缘。最后的合同工资涨幅 30+%。 职业前景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确定未来的职业领域, 投职位时只要是感兴趣的领域都投, 直到确认offer才最终确定。之前的咨询工作接触领域太多, 涉及的技术层面也太广。最初想往嵌入式开发方向发展,因为德国这类职位需求大,经过几次残酷且悲剧的面试后, 我意识到:真的没必要用自己的短板和别人拼, 脑抽了吗? 不过失败之后我也深刻反思和总结了, 针对一些理论和概念的不足也认真补了课。虽然职业领域没有定, 但在开发语言和技术上大概确定了几个方向, J2EE、.Net、Mobile App、Software Architect。后面找职位也针对这些方向进行筛选, 而不是漫无目的海投。 对于不想再编程但Soft skill 又不够的码农们, Consultant 和 Expert 以及 Software Architect, 在我看来是较好的方向。我最后选择的还是继续做开发职位,一是做的方向是物联网,我感兴趣的方向;二是我觉得作为Architect我自身还需要更多历练。 大环境说IT码农好找工作, 这是真的;IT码农好找高薪工作,这是难的。 德国属于汽车机械工业立国的国家,软件行业整体上没有得到类似中美那种高度的礼遇和待遇。不过随着近年各个大厂的数字化转型和战略变化,可能以后会越来越重视软件行业。 下面这张表来自Gehaltsreporter网站,统计了不同工龄的软件从业人员的年薪中位数。注意这表里是中位数,德国很多公司,给的薪酬是这个统计里的中位数上下(废话!)。
关于德国软件行业薪资水平,我会单独另写篇文章细说。 (编辑:长春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